顯示具有 投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投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/10/30

Buffett Market Valuation

看到今週刊的報導提到"巴菲特進場指標"
其實就是所謂"總體本益比"
計算公式是:上市櫃總市值除以今年預估GDP


上市櫃總市值,在 http://www.twse.com.tw/ (臺灣證券交易所)
統計報表 > 市值週報 >
2011/10/28的資料是204678.7(億元)

國內生產毛額預估值,在 http://www.stat.gov.tw/ (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)
專業人士 > 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 > 電子書 > 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
100年8月的資料是14355218(佰萬元),大概算143352億元

204678.7/143352 = 143 %

有文章提到"台股自1991年到2010年的20年間,這個比率平均高點約在122%,低點則是83%...而近十年的高低點平均則在139%到99%之間"



看來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,現在不宜進場...

2008/05/08

自由不是免費的午餐

在<經濟大預言>裡看到的一句話:自由不是免費的午餐"
網路上也常有人會跳出來說:"不用錢的最貴"
讓我連想到OpenSource的"FREE"
偶爾都會看到類似關於Freeware的討論...FREE不等於免費,只是讓你自由取用
有這樣一句話:Linux is free, if your time is free.
當你很有時間可以去解決Linux的拉里拉雜的問題時,你的確是可以免費地使用Linux
然而多數的使用者是"使用"電腦,而不是在"解決"電腦的問題
無怪乎OpenSource常常在學術環境或是一些宅類的人群中興盛

比對於sakana和爽爽豪,我的二位"自由工作"朋友
他們的"自由"跟他們的不固定收入大有關係
他們可以花多一點時間"工作",就可以有較多的收入
也可以"老子想休息"就跑去玩一個星期,就少了一個星期的收入
沒有固定的收入(月薪),一定會在心理上有些不安全感
然而為了強化這種安全感汲汲於工作,又常常淪於有工作沒生活
<經濟大預言>裡有個極反諷的例子--囚犯擁有最高的安全,絕對不愁吃穿,但是完全沒有自由

那,我要安全還是自由??
我自己還不確定答案是什麼
不過我爸可能是比較愛自由的....

2008/04/24

價值分析vs技術分析

一年前的此時,我去開戶買了我的第一支共同基金(台灣五十)

大概研究了一個月,什麼四四三三、晨星評等、長短期績效、持股內容、比例...
那時很努力的到書店、圖書館、網路查詢了許多資料,算是做足了功課
挑好標的之後就跑去銀行開戶,服務我的那位專員蠻年輕的,就邊哈啦邊辦手續
他跟我推薦了其他幾檔基金,但在圖表上顯示,沒有一檔的評比或過往績效比我選的這檔好
加上那時我的想法確定,我就要放上一年,到今年的520才來決定續抱還是贖回
所以他完全沒能行銷成功 :P

去年暑假,整個市場一片欣欣向榮,好像買哪一檔都賺
書店裡也有一堆雜誌、專刊在提這些共同基金
於是再買了另一檔新光店頭

後來的股災(應該不算股災,只是跌得快了點)
台灣五十的獲利從最高時期快20%掉到不到3%
新光店頭完全是腰斬

那時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真的要設立停損停利,而且要嚴守
不然一切都是假的...
最近開始研究台灣股市,面臨價值選股與技術選股的二個策略面
回到到先前的這二支基金,似乎剛好類似這個問題
套用楚狂人的blog文章
買豬八戒當老闆一樣很賺錢的公司這種才是價值選股

話說回來,我想接觸股票的目標就是想要短期收益,就是想玩短線嘛
這樣要搞到價值選股豈不太累,且目前台股景氣是比較看好的
大家在期待是不是真的有520的行情--"馬上,就會好"
真要挑到可以入手的股票股價,不知道要等何時
若是前一陣子跟著朋友"小老鼠"去參與營建股,現在會不會已經多了一個月的薪水呢?

台股...真的是想玩又怕受傷害呀....
 
_ _